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白糖危害您健康的多种因素

撰稿人: Nancy Appleton, PhD
Lick The Sugar Habit – 书之作者
Source: http://www.ecosopp.com/pdf/Announcement-Sugar_CN.pdf


除了会导致人体失去平衡外,过量的糖分可能会引发其它严重的后果。以下所列出的是一些从各种医学期刊和其它科学刊物摘下有关由糖所变化成的不良影响。

1. 糖会压制您的免疫系统,削弱您防御传染病的抵抗
力。1,2
2. 糖扰乱您身体系统里的矿物质平衡:造成铬和铜的缺乏,并干扰钙和镁的吸
收。3,4,5,6
3. 糖可导致儿童的肾上腺素迅速上升、好动症、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急躁
症。7,8
4. 糖能够显著提升总胆固醇量、甘油三酯及坏胆固醇,并降低好的胆固醇水
平。9,10,11,12
5. 糖会造成人体组织失去弹性和功能。13
6. 糖能喂养癌细胞及与许多癌症有关联,如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肠
癌、胰腺癌、胆管癌、肺癌、胆囊癌和胃癌。14,15,16,17,18,19,20
7. 糖会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21,22
8. 糖使视力衰退。23
9. 糖会导致许多胃肠道的问题,其中包括:呈酸性的消化道、消化不良、吸收
不良等肠道疾病、增加罹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24,25,26,27,28
10. 糖可导致早衰。29
11. 糖可导致酒精中毒。30
12. 糖可使您的唾液变成酸性、引发蛀牙和牙周病。31,32,33
13. 糖会造成过胖。34
14. 糖可引起自体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多发性硬化症。35,36,37
15. 糖可极力促使白色念珠菌无节制地增长(酵母菌感染)。38
16. 糖可导致胆囊结石。39
17. 糖可引起阑尾炎。40
18. 糖可引起痔疮。41
19. 糖可导致静脉曲张。42
20. 糖可提高口服避孕药者对血糖和胰岛素反应。43
21. 糖可造成骨质疏松症。44
22. 糖可导致您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水平异常提高,并最终
引发糖尿病。45,46,47
23. 糖会降低您的维生素E 水平。48
24. 糖可增加您的血压的收缩压值。49
25. 糖可引致昏睡及降低儿童的活动率。50
26. 高糖量摄取会提高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AGE)(一种糖分子聚合物,会破坏人
体内的蛋白质)。51
27. 糖可干扰您的蛋白质吸收。52
28. 糖会导致食物过敏。53
29. 糖会导致妊娠毒血症。54
30. 糖会增加儿童罹患湿疹的风险。55
31. 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心血管疾病。56,57
32. 糖可损害DNA 的结构。58
33. 糖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并永久性地改变蛋白质在您体内所产生的功效。59,60
34. 糖可使您的皮肤胶原结构产生变化、导致肌肤老化。61
35. 糖可导致白内障和近视。62,63
36. 糖可引起肺气肿。64
37. 高糖量摄取会破坏许多身体系统的平衡。65
38. 糖会降低酵素的反应能力。66
39. 帕金森氏症病患的糖分摄取量比一般人高。67
40. 糖可增加肝细胞分裂而使肝脏变大,同时增加肝脏的脂肪量。68,69
41. 糖会增加肾脏的尺寸和造成肾脏病理学上的改变,如形成肾结石。70,71
42. 糖会损害您的胰腺。72
43. 糖会增加您体液的滞留。73
44. 糖是您肠胃蠕动的头号敌人。74
45. 糖会危及您的毛细血管.75
46. 糖会使您的的肌腱更脆弱。76
47. 糖会造成头痛,包括偏头痛。77
48. 糖会降低学习能力,影响孩童的成绩,而且会造成学习障碍。78,79
49. 糖会增加δ (Delta)、α (Alpha)及θ (Theta)的脑电波,并改变您的思考能
力。80
50. 糖会造成忧郁症。81
51. 糖会增加您罹患痛风的风险。82
52. 糖会增加您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83
53. 糖会导致荷尔蒙失衡,如:提高男性的雌激素含量、加剧经前期综合症,并
减少生长激素。84,85,86,87
54. 糖可导致头晕。88
55. 高糖分摄取量会增加自由基与氧化应激。89
56. 高糖饮食会显著增加血小板粘附性及周边血管疾病。90
57. 怀孕间摄取高糖分会导致怀孕期缩短和产下体型过小的婴儿(SGA)之双重风
险。91,92
58. 糖是一种会令人上瘾的物质。93
59. 糖像酒精一样会令人感到兴奋。94
60. 给早产儿食用糖可影响他们的二氧化碳制造量。95
61. 减少食糖摄入量可提高情绪稳定度。96
62. 糖在您的血液中变化成脂肪的指数是淀粉的2 至5 倍。97
63. 糖会在肥胖者的体内快速被吸收,导致他们摄取过量的食物。98
64. 糖会进一步使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儿童的症状恶化。99
65. 糖不利于尿液电解质的组成。100
66. 糖会减慢您的肾上腺功能。101
67. 糖在正常健康的个体中具有能导致不正常代谢过程的潜能,并会促进慢性退
化疾病。102
68. 由静脉喂养的糖水会阻断脑部的氧气。103
69. 糖会增加罹患脊髓灰质炎的风险。104
70. 高糖分摄取量可引起癫痫症发作。105
71. 高糖造成肥胖者血压提高。106
72. 在重症监护病房:减少糖分摄取量可拯救生命。107
73. 糖可诱导细胞死亡。108
74. 在少年康复营地中,当提供孩子们低糖的饮食,反社会行为可下降44%。
75. 糖使新生儿脱水。110
76. 糖会导致牙龈疾病。111

参考文献
1. Sanchez, A., et al. Role of Sugars in Human Neutrophilic Phagocyto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Nov 1973;261:1180_1184.
Bernstein, J., al. Depression of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Following Oral Glucose Inges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7;30:613
2. Ringsdorf, W., Cheraskin, E. and Ramsay R. Sucrose, Neutrophilic Phagocytosis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Dental Survey.
1976;52(12):46_48.
3. Couzy, F., et al. "Nutri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action Minerals," Progressive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17;1933:65-87
4. Kozlovsky, A., et al. Effects of Diets High in Simple Sugars on Urinary Chromium Losses. Metabolism. June 1986;35:515_518.
5. Fields, M.., et al. Effect of Copper Deficiency on Metabolism and Mortality in Rats Fed Sucrose or Starch Diets,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83;113:1335_1345.
6. Lemann, J. Evidence that Glucose Ingestion Inhibits Net Renal Tubular Reabsorp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76 ;70:236_245.
7. Goldman, J., et al. Behavioral Effects of Sucrose on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986;14(4):565_577.
8. Jones, T. W., et al. Enhanced Adrenomedullary Response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Neuroglygopenia: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Sugar Inges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Feb 1995;126:171-7.
9. Scanto, S. and Yudkin, J.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crose on Blood Lipids, Serum Insulin, Platelet Adhesiveness and Body Weight in Human
Volunteers, Postgraduate Medicine Journal. 1969;45:602_607.
10. Albrink, M. and Ullrich I. H. Interaction of Dietary Sucrose and Fiber on Serum Lipids in Healthy Young Men Fed High Carbohydrate Diet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86;43:419-428. Pamplona, R., et al. Mechanisms of Glycation in Atherogenesis. Med Hypotheses.
Mar 1993;40(3):174-81.
11. Reiser, S. Effects of Dietary Sugars on Metabolic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rt Disease. Nutritional Health. 1985;203_216.
12. Lewis, G. F. and Steiner, G. Acute Effects of Insulin in the Control of Vldl Production in Human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sulin-resistant
State. Diabetes Care. 1996 Apr;19(4):390-3 R. Pamplona, M. .J., et al. Mechanisms of Glycation in Atherogenesis. Medical Hypotheses.
1990;40:174-181.
13. Cerami, A., Vlassara, H., and Brownlee, M. "Glucose and Aging."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1987:90. Lee, A. T. and Cerami, A. The Role
of Glycation in Aging.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 663:63-67.
14. Takahashi, E., Tohok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holistic Health Digest. October 1982:41:00
15. Quillin, Patrick, Cancer's Sweet Tooth, Nutrition Science News. Ap 2000 Rothkopf, M.. Nutrition. July/Aug 1990;6(4).
16. Michaud, D. Dietary Sugar, Glycemic Load, and Pancreatic Cancer Risk in a Prospective Study. J Natl Cancer Inst. Sep 4,
2002 ;94(17):1293-300.
17. Moerman, C. J., et al. Dietary Sugar Intake in the Etiology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p
1993.2(2):207-214.
18. The Edell Health Letter. Sept 1991;7:1.
19. De Stefani, E."Dietary Sugar and Lung Cancer: a Case control Study in Uruguay." Nutrition and Cancer. 1998;31(2):132_7.
20. Cornee, J., et al. A Case-control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in Marseille, Fr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
(1995):55-65.
21. Kelsay, J., et al. Diets High in Glucose or Sucrose and Young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74;27:926_936. Thomas,
B. J., et al. Relation of Habitual Diet to Fasting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sulin Response to Oral Glucose, Human Nutrition
Clinical Nutrition. 1983; 36C(1):49_51.
22. Dufty, William. Sugar Blues. (New York:Warner Books, 1975).
23. Acta Ophthalmologica Scandinavica. Mar 2002;48;25. Taub, H. Ed. Sugar Weakens Eyesight, VM NEWSLETTER;May 1986:06:00
24. Dufty.
25. Yudkin, J. Sweet and Dangerous.(New York:Bantam Books,1974) 129
26. Cornee, J., et al. A Case-control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in Marseille, Fr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5;11
27. Persson P. G., Ahlbom, A., and Hellers, G. Epidemiology. 1992;3:47-52.
28. Jones, T. W., et al. Enhanced Adrenomedullary Response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Neuroglygopenia: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Sugar Inges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Feb 1995;126:171-7.
29. Lee, A. T.and Cerami A. The Role of Glycation in Aging.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1992;663:63-70.
30. Abrahamson, E. and Peget, A. Body, Mind and Sugar. (New York: Avon, 1977.}
31. Glinsmann, W., Irausquin, H., and Youngmee, K. Evaluation of Health Aspects of Sugar Contained in Carbohydrate Sweeteners. F. D. A.
Report of Sugars Task Force. 1986:39:00 Makinen K.K.,et al. A Descriptive Report of the Effects of a 16_month Xylitol Chewing_gum
Programme Subsequent to a 40_month Sucrose Gum Programme. Caries Research. 1998; 32(2)107_12.
32. Glinsmann, W., Irausquin, H., and K. Youngmee. Evaluation of Health Aspects of Sugar Contained in Carbohydrate Sweeteners. F. D. A.
Report of Sugars Task Force.1986;39:36_38.
33. Appleton, N. New York: Healthy Bones. Avery Penguin Putnam:1989.
34. Keen, H., et al. Nutrient Intake, Adiposity, and Diabet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89; 1:00 655_658
35. Darlington, L., Ramsey, N. W. and Mansfield, J. R. Placebo Controlled, Blind Study of Dietary Manipulation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Lancet. Feb 1986;8475(1):236_238.
36. Powers, L. Sensitivity: You React to What You Eat. Los Angeles Times. (Feb. 12, 1985). Cheng, J., et al. 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lergic Rhinitis and Food Factors. Lin Chuang Er Bi Yan Hou Ke Za Zhi Aug 2002;16(8):393-396.
37. Erlander, S. The Cause and Cure of Multiple Sclerosis, The Disease to End Disease." Mar 3, 1979;1(3):59_63.
38. Crook, W. J. The Yeast Connection. (TN:Professional Books, 1984).
39. Heaton, K. The Sweet Road to Gallston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Apr 14, 1984; 288:00:00 1103_1104. Misciagna, G.,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9;69:120-126.
40. Cleave, T. The Saccharine Disease. (New Canaan, CT: Keats Publishing, 1974).
41. Ibid.
42. Cleave, T. and Campbell, G. (Bristol, England:Diabetes, Coronary Thrombosis and the Saccharine Disease: John Wright and Sons, 1960).
43. Behall, K. Influ ence of Estrogen Content of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Consumption of Sucrose on Blood Parameters. Disease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82;431437.
44. Tjäderhane, L. and Larmas, M. A High Sucrose Diet Decreases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Bones in Growing Rats.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8:128:1807_1810.
45. Beck, Nielsen H., Pedersen O., and Schwartz S. Effects of Diet on the Cellular Insulin Binding and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in Young Healthy
Subjects. Diabetes. 1978;15:289_296 .
46. Sucrose Induces Diabetes in Cat. Federal Protocol. 1974;6(97). diabetes
47. Reiser, S., et al. Effects of Sugars on Indices on Glucose Tolerance in Human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86;43:151-159.
48.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Aug 2000
49. Hodges, R., and Rebello, T. Carbohydrates and Blood Pressur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83:98:838_841.
50. Behar, D., et al. Sugar Challenge Testing with Children Considered Behaviorally Sugar Reactive. Nutritional Behavior. 1984;1:277_288.
51. Furth, A. and Harding, J. Why Sugar Is Bad For You. New Scientist. Sep 23, 1989;44.
52. Simmons, J. Is The Sand of Time Sugar? LONGEVITY. June 1990:00:00 49_53.
53. Appleton, N. New York: LICK THE SUGAR HABIT. Avery Penguin Putnam:1988. allergies
54. Cleave, T. The Saccharine Disease: (New Canaan Ct: Keats Publishing, Inc., 1974).131.
55. Ibid. 132
56. Pamplona, R., et al. Mechanisms of Glycation in Atherogenesis. Medical Hypotheses . 1990:00:00 174_181.
57. Vaccaro O., Ruth, K. J. and Stamler J. Relationship of Postload Plasma Glucose to Mortality with 19 yr Follow up. Diabetes Care. Oct
15,1992;10:328_334. Tominaga, M., et 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t Not Fasting Glucose.
Diabetes Care. 1999:2(6):920-924.
58. Lee, A. T. and Cerami, A. Modifications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 by Reducing Sugars: Possible Role in Aging. Handbook of the
Biology of Ag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90.).
59. Monnier, V. M. 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 the Maillard Reaction and the Aging Proc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90:45(4):105_110.
60. Cerami, A., Vlassara, H., and Brownlee, M. Glucose and Aging.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1987:00:00 90
61. Dyer, D. G., et al. Accumulation of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in Skin Collagen in Diabetes and Aging.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993:93(6):421_22.
62. Veromann, S.et al."Dietary Sugar and Salt Represent Real Risk Factors for Cataract Development." Ophthalmologica. 2003 Jul-
Aug;217(4):302-307.
63. Goulart, F. S. Are You Sugar Smart? American Fitness. March_April 1991:00:00 34_38. Milwakuee, WI
64. Monnier, V. M. 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 the Maillard Reaction and the Aging Proc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90:45(4):105_110.
65. Ceriello, A. Oxidative Stress and Glycemic Regulation. Metabolism. Feb 2000;49(2 Suppl 1):27-29.
66. Appleton, Nancy. New York; Lick the Sugar Habit. Avery Penguin Putnam, 1988 enzymes
67. Hellenbrand, W. Diet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 Possible Role for the Past Intake of Specific Nutrients. Results from a Self-administered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 in a Case-control Study. Neurology. Sep 1996;47(3):644-650.
68. Goulart, F. S. Are You Sugar Smart? American Fitness. March_April 1991:00:00 34_38.
69. Ibid.
70. Yudkin, J., Kang, S. and Bruckdorfer, K. Effects of High Dietary Sugar.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ine. Nov 22, 1980;1396.
71. Blacklock, N. J., Sucrose and Idiopathic Renal Stone. Nutrition and Health. 1987;5(1-2):9- Curhan, G., et al. Beverage Use and Risk for
Kidney Stones in Women.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8:28:534-340.
72. Goulart, F. S. Are You Sugar Smart? American Fitness. March_April 1991:00:00 34_38. Milwakuee, WI,:
73. Ibid. fluid retention
74. Ibid. bowel movement
75. Ibid. compromise the lining of the capillaries
76. Nash, J. Health Contenders. Essence. Jan 1992; 23:00 79_81.
77. Grand, E. Food Allergies and Migraine.Lancet. 1979:1:955_959.
78. Schauss, A. Diet, Crime and Delinquency. (Berkley Ca; Parker House, 1981.)
79. Molteni, R, et al. A High-fat, Refined Sugar Diet Reduces Hippocampal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euronal Plasticity, and
Learning. NeuroScience. 2002;112(4):803-814.
80. Christensen, L. The Role of Caffeine and Sugar in Depression. Nutrition Report. Mar 1991;9(3):17-24.
81. Ibid,44
82. Yudkin, J. Sweet and Dangerous.(New York:Bantam Books,1974) 129
83. Frey, J. Is There Sugar in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nales De Biologie Clinique. 2001; 59 (3):253-257.
84. Yudkin, J. Metabolic Changes Induced by Sugar in Relation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Nutrition and Health. 1987;5(1-2):5-8.
85. Yudkin, J and Eisa, O. Dietary Sucrose and Oestradiol Concentration in Young Men. 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1988:32(2):53-55.
86. The Edell Health Letter. Sept 1991;7:1.
87. Gardner, L. and Reiser, S. Effect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on Fasting Levels of Human Growth Hormone and Cortisol.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1982;169:36_40.
88. Journal of Advanced Medicine. 1994;7(1):51-58.
89. Ceriello, A. Oxidative Stress and Glycemic Regulation. Metabolism. Feb 2000;49(2 Suppl 1):27-29.
90. Postgraduate Medicine.Sept 1969:45:602-07.
91. Lenders, C. M. Gestational Age and Infant Size at Birth Are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Intake among Pregnant Adolescents. Journal of
Nutrition. Jun 1997;1113- 1117
92. Ibid.
93. Sugar, White Flour Withdrawal Produces Chemical Response. The Addiction Letter. Jul 1992:04:00 Colantuoni, C., et al. Evidence That
Intermittent, Excessive Sugar Intake Causes Endogenous Opioid Dependence. Obes Res. Jun 2002 ;10(6):478-488.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Toronto, June 17, 2001 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01/06/30/sugar-part-two.aspx
94. Ibid.
95. Sunehag, A. L., et al. Gluconeogenes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eceiving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Diabetes. 1999 ;48 7991_800.
96. Christensen L., et al. Impact of A Dietary Change on Emotional Distres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85;94(4):565_79.
97. Nutrition Health Review. Fall 85 changes sugar into fat faster than fat
98. Ludwig, D. S., et al. High Glycemic Index Foods, Overeating and Obesity. Pediatrics. March 1999;103(3):26-32.
99. Pediatrics Research. 1995;38(4):539-542. Berdonces, J. L. Attention Deficit and Infantile Hyperactivity. Rev Enferm. Jan 2001;4(1)11-4
100. Blacklock, N. J. Sucrose and Idiopathic Renal Stone. Nutrition Health. 1987;5(1 & 2):9-
101. Lechin, F., et al. Effects of an Oral Glucose Load on Plasma Neurotransmitters in Humans. Neurophychobiology. 1992;26(1-2):4-11.
102. Fields, 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Aug 1998;17(4):317_321.
103. Arieff, A. I.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Medical Center in San Francisco. San Jose Mercury; June 12/86. IVs of sugar water can cut off oxygen
to the brain.
104. Sandler, Benjamin P. Diet Prevents Polio. Milwakuee, WI,:The Lee Foundation for for Nutritional Research, 1951
105. Murphy, Patricia. The Role of Sugar in Epileptic Seizures. Townsend Letter for Doctors and Patients. May, 2001 Murphy Is Editor of
Epilepsy Wellness Newsletter, 1462 West 5th Ave., Eugene, Oregon 97402
106. Stern, N. & Tuck, M.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Mellitus, a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Test. 2nd Edition,
(PhiladelphiA; 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943-957.
107. Christansen, D. Critical Care: Sugar Limit Saves Lives. Science News. June 30, 2001; 159:404.
108. Donnini, D. et al. Glucose May Induce Cell Death through a Free Radical-mediated Mechanism.Biochem Biohhys Res Commun. Feb 15,
1996:219(2):412-417.
109. Schoenthaler, S. The Los Angeles Probation Department Diet-Behavior Program: Am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x Institutional Settings. Int J
Biosocial Res 5(2):88-89.
110. Gluconeogenes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eceiving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Diabetes. 1999 Apr;48(4):791-800.
111. Glinsmann, W., et al. Evaluation of Health Aspects of Sugar Contained in Carbohydrate Sweeteners." FDA Report of Sugars Task Force -
1986 39 123 Yudkin, J. and Eisa, O. Dietary Sucrose and Oestradiol Concentration in Young Men. 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1988;32(2):53-5.

Sugar (槟消协:威胁健康‧三合一饮料含糖太高)


  • 莫哈末依里斯:攝取過量的糖將危害身體健康,而三合一飲料中含大量人體不需要的“額外”糖分,因此還是少喝為妙。(圖:星洲日報)
(槟城29日讯)槟城消费人协会提醒消费人,尽管三合一饮料即便宜又方便,然而却“暗藏健康杀机”,因为它们的含糖量太高,会对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哈末依里斯说,三合一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麦芽、混合谷类等添加乳剂和大量糖份,有些三合一饮料的含糖量高达4.4茶匙或80卡热量。
他说,市面上出现不同牌子的二合一、三合一,甚至五合一的饮料,每包的含糖量从1茶匙(18卡热量)至4.4茶匙(79卡热量)。
他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人们摄取的糖量不可以超过每天所摄取热量的10%,譬如大马国民因为生活方式比较不活跃,每个成人每天只需要1千500卡热量。
“这也意味着,大马人从糖分中摄取的能量只需要150卡,等于8茶匙糖。”
他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人误以为喝下三合一饮料后会“精力涌现”,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更是一种安慰剂效应而已。
他说,其实大家可以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要的能量,只要饮食均衡,适量地吃各种各类的食物,就足以提供一个人每天所需的热量,根本就不需要从三合一饮料中摄取“额外”的糖份。
摄取糖份冠东南亚大马人日吃24茶匙糖
莫哈末依里斯说,根据报导,在东南亚国家中,大马人民摄取的糖份是最高的,从1970年代平均每人每天吃下约17茶匙的糖,1980年代约21茶匙,目前增加到一天吃下24茶匙糖。
“大马人民每天吃24茶匙的糖,等于正餐之外再摄入432卡热量,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摄糖量建议超出近300%。再喝一包含80卡热量的三合一巧克力饮料,再摄入相等于512卡热量的糖,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约340%。”
他强调,糖是癌细胞的食物,而且和超过60种的疾病有关,包括无法医治的糖尿病、痴肥症、心血管疾病等。 他说,大马的糖尿病患者在亚洲排名第四,大家必须停止喝三合一饮料作为应响健康生活的起点。
他建议公众以椰水、豆浆及果汁来取代三合一饮料,少喝加工的饮料。
星洲日報‧2010.09.29








Source: http://consumer.org.my/home/InfoSlides/269-sugar-health-risks

人生30 补钙黄金期

来源:光华日报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上午十一时十五分

报道:陈晓云
摄影:董昆明

为免患上骨质疏松症,许多人贪图方便或有偏食习惯而纷纷服用钙片摄取充足的钙质。然而,骨科专科医生孙福财指出,真正了解正确补充钙质的方法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大量服用了钙片后,骨质密度依然稀松之余还惹来肾结石,有些则因此影响心脏操作而险些丢命,而这一点往往被人所忽略了。在这一期的《求医》,大家可了解正确补充的方法、各种钙片的性质、协助身体吸收钙质的方式。

骨科专科医生孙福财指出,根据营养学家的分析,青年男子每天应摄取500毫克左右的钙质,女子约400毫克。平日大家应该多些从食物中摄取钙质,如有不足,如偏食者,始建议补充钙片满足人体需求。

“人体对钙的单次吸收量不超过500毫克,如果一天需要服600毫克的钙片,建议分开早晚各服300毫克。服用钙片后,请记得不可食用高含量的植物纤维和铁质食物,避免影响钙质的吸收。”

他指出,已有研究证明,人类在30岁左右补充钙质,才能使到骨骼里的钙质数量(简称骨钙)达到最高值,换言之,人生30可说是补钙的黄金时期。过后,男女性分别在约32岁和28岁以后,开始面对骨钙数量每年以0.1-0.5%的速度流失。

换言之,到了60多岁,约有50%的骨钙流失。所以,我们在30岁左右时为身体储存的最高骨钙含量,可以决定往后残余的骨钙量,存得越多,就越迟面对骨质大量流失,反之亦然。

晒太阳的诀窍

“然而,单是服用钙片是不足够的,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才能促进身体吸收钙质,而接触阳光可以帮助身体制造维生素D。根据研究显示,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底下3小时,可产生约20 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而研究亦表明每人每天须接触20-30分钟的阳光,始能制造足够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

他说,一天中,只有两个时段最适合作日光浴,第一段是早上6时至10时,这期间的红外线强度充足,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起活化瘀血的作用。第二段是下午4时至5时,此时紫外线中的阿尔法光束( alpha ray,符号是α)的强度饱满,可促进肠里的钙和磷被吸收。

最不适合晒太阳的时间是早上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最为可怕。“在这时段里,紫外线中的伽马光束( gamma ray,符号是γ)和贝他光束( beta ray,符号是β)占上风,而这两种光束是对皮肤有害。”

此外,晒太阳时,他建议穿红色或白色的衣服,以后者为最佳,因为可除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黑色则是忌穿的颜色,因为它会吸收这短波紫外线。

认识钙片的种类

骨科专科医生孙福财指出,市场上的钙片种类繁多,常见的是柠檬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以及附有含维他命D的钙片。

柠檬酸钙(calcium citrate)容易在酸性液体中溶化,因此,我们可在任何时候服用,既使是空腹。惟,与其他种类的钙片相较之下,它含有较少的钙元素(即21%),必须服用较多片,而且价格昂贵,再加上胃酸者不适合服用,所以仅有一部份人服用。

“普遍认可的钙片种类是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亦受国际认同。这种钙片需要较多的胃酸来溶化,最好在饭后服用。优点是它含有较多的钙元素,即39%,只需服用少量即可满足身体所需,而且,价钱也较便宜。美中不足的是此钙片的体积较大,很多人无法吞咽进而放弃,此外,胃酸太少者也不适合服用,因为耗费大量胃酸,有时会引起恶心不适等不良反应。”

至于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乳酸钙(calcium lactate)以及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仅含有少量的钙元素,需大量服用,因此,多数医生不推荐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维他命D可协助肠胃吸收钙质,因此,平时少有机会从阳光摄取维他命D者,他建议可服用含维他命D的钙片,介于200至400u国际单元的维他命D已符合日常身体对维他命D的需求量。“总的来说,选择钙片时,应考虑到钙元素的含量、服用者本身的胃酸情况、饮食习惯和价钱,因此何谓最佳选择是因人而异。”

各年龄层每天适宜摄取的钙含量建议
0-6个月210mg
7-12月 270mg
1-3岁 500mg
4-8岁 800mg
9-18岁 1300mg
19-50岁 1000mg
50岁以上 1200mg
妊娠期  1500mg
* 每日最高许可摄取量不可超过2500mg

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来源
奶类:全脂、低脂、脱脂奶、羊奶、优酪乳、干酪、起司
蛋类:蛋黄
豆类:豆干条、豆皮、豆干、豆腐、红豆、黑豆、黄豆
鱼类:小鱼干、条子鱼、沙丁鱼、虾米
五谷类:胚牙米、米糠、全麦面包、馒头
种子类:黑芝麻、白芝麻、杏仁、枸杞、橄榄、红枣、黑枣、葡萄干、干莲子
蔬菜类:金针、木耳、九层塔、苋菜、芥蓝菜、蕃薯菜、香菇、高丽菜干、雪里红
海菜类:紫菜、海带、发菜
* 肉类、水果类所含钙质相当少,油脂类则不含任何钙质。

相关照片



■ 单是服用钙片是不足够的,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才能促进身体吸收钙质,而接触阳光可以帮助身体制造维生素D。


■ 骨科专科医生孙福财指出,30岁左右时我们为身体储存的最高骨钙含量,可以决定往后残余的骨钙量,存得越多,就越迟面对骨质大量流失,反之亦然。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新加坡 医生:人体有平衡酸硷本能, 没必要饮硷性水



(新加坡16日讯)不少人以为喝碱性水(Akali water)大有好处,碱性可中和酸性,身体更进康,不过,新加坡肝臟专家说,没有医学试验证明喝碱性水更健康。

人体有平衡酸碱本能

肠胃专科兼肝臟疾病专科顾问医生韦俊韜说,人体有平衡酸碱的本能,肾臟和肺臟时时刻刻都负责调整的任务,没必要饮用碱性水。

他说,商家宣传能治疗多种病痛,包括头髮脱落、骨质疏松症,甚至癌症,都没有经过医学证明。

韦俊韜说,肾臟会把酸性排出体外,如果吃进了过多的酸性食物,譬如今天多喝了柠檬酸柑水,肾臟就会加强工作,把更多的酸性排出体外;肺臟也有排放酸性物质的作用,当一个人因肾亏而排酸功能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气喘的现象,这时肺部会排出更多氧化碳,而氧化碳就是酸性物。

他指出,人体平衡酸碱的本能与生俱来,没有必要喝碱性水。

一位姓叶家庭医生,最近也因为常有病人问他喝碱性水是否有好处,而在报章的言论版上,吁请公眾不要轻易相信有关碱性水的宣传,因为这些宣传文字把碱性水捧上天,把它形容为能医百病的仙丹灵药。

“最可悲的是,许多人信以为真,商家在宣传时大吹大擂,但他们说的都未经科学证明。”

叶医生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份信誉卓著的科学或医学刊物,刊载了谈论碱性水对人有益的文章。

因此,叶医生建议当局採取行动,遏止这类充满误导性的宣传,免得公眾蒙受欺骗。

星洲日报/国际 2010.11.16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3553?tid=2

Sunday, October 31, 2010

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

来源:我是上班

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當我的朋友告訴我,要走出來學習成長、找備胎時,我心想:我的工作這麼好了,還要出來學什麼,找什麼備胎。我的老師,看到了我看不到的危機,便告訴我『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

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隻海螺,常看到漁夫拿著長長的釣竿要釣他,每當他看到這危機時,他的頭就縮進去他認為十分安全的殼內,躲避一切。隔了幾天,他想伸出頭來看看風景,呼吸一下空氣。他突然發現…周遭環境變的都不太一樣了,他身處在一家海產店,外面標價:50元。我就像這個海螺,遇到困難,都躲起來。我們在老闆眼中,也只是一個價錢。

「在順境時找出路比在逆境時找退路還來的簡單」   

在我上班的公司,若有一個人要升遷,要三位主管聯合視訊開會,其中一位主管得報告為何要讓他升遷,有2/3的人通過,那個被提名的人才可以升遷。 上個月,我有位部屬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副總一句話,他就走路。升遷要很多人同意,可是離職卻只是一個人講,就得走。我們的未來就掌握在一個人的二片薄薄的嘴唇上。但是透過不斷的學習,我讓我的未來掌握在自已手中。

他說:如果你認為你是個人才,那你要放在對的舞台,不然老闆會把你當木材燒。如果一年以後,你被迫馬上離開這裡,你有多少優勢能讓你快速轉換理想跑道?如果十年以後,你被迫中年失業,你那時剩多少優勢能與新世代競爭?

了解趨勢才能找到自己的優勢!!!英特爾裁員五千人,讓我不禁又嚇出一堆冷汗,這些人,領著高薪,擁有著人人稱羨的頭銜上班時,可曾想到會有這一天?到底是為什麼?難道他們的專業有問題嗎?能在這些知名企業上班的起碼都有兩把刷子。

曾經有個台灣記者訪問『窮爸爸與富爸爸』的作者:「我想要在我的工作上更進一層樓,我應該去精進我的英文嗎?」,這位作者回答他:「難道紐約街頭的乞丐,英文能力比你差嗎?」。很顯然,不是專業上的問題,這也是多數人始料未及的,總以為只要不斷的精進專業知識,就可立於不敗之地。可惜趨勢不斷地在改變。

MOTOROLA 總代理商的楊貫一,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家生產筆記型的電腦公司,因獲利短少,轉而生產手機』。短短一句話,對公司來說,只是關掉一個獲利少的生產線,而增加一個獲利高的生產線而已。對當初幫老闆賺進大把銀子的工程師,卻要面臨被裁撤的命運。

『在20年前,你所擁有的優勢,可以用5年』;『在10年前,你所擁有的優勢,可以用2年』;『而現在,你所擁有的優勢,只能維持半年』!朋友,用你現在所擁有的能力還能用多久?站在公司的立場,公司要生存下來,沒有他路時,就是裁員。升遷要三位主管開會通過,看似嚴格,這其中又會有多少不公正。別忘了既然需要讓三位主管對你的所有 表現滿意之前,你可能還得需要讓你身邊幾十個同事對你都滿意啊!在那樣的環境下,你就別以為努力就會有收穫了。

Friday, October 22, 2010

Obama To Congress: I’m Selling Amway

From The Endive The News Leader of the Known Universe

The President faced an uphill battle today as he addressed a skeptical congress on the benefits of his new Amway business proposal.

“It’s pretty simple,” said Obama to a room full of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with increasingly wrinkly brows, “Eighty percent of Americans are going after only ten percent of the wealth out there. We can rake in the remaining ninety percent, and all we have to do is find more people to sell other people on buying our household products.”

A growing number of Democrats began to express reservations about the President’s plan.

“The President’s plan is missing too many details,” said Democrat Heath Shuler, “I just want some specifics. Do we have to buy the products? What happens if I can’t find anybody to sell them for me? How much does the guy who sold the President on it make?”

The President used the prime time television conference before congress to explain how legitimate his Amway plan is and pressure everyone to sign up quickly.

“First of all,” said Obama, “These are good products. They’ve got a carpet cleaner that will handle dog vomit, kid urine, lipstick, chewing tobacco, and even yellow cake. It leaves the carpet looking brand new. You can’t even tell Bush or Clinton were ever in the Oval office.”

Obama went on to expla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his Amway venture.

“We’ve got a great Amway team put together,” said Obama, “My associates, St-*cough* -ton and Mi- *cough* –berg, they’re great guys. Our parent company is Lo- *cough hack cough cough* associates. Good guys. All of ‘em.”
Republicans were completely against the plan from the start.

“This is complete and total horse fop,” said Republican Party Chairman Michael Steele, “If he stuck this crap in a bag and lit it on fire on my porch, I wouldn’t even step on it. Not like last time. I’ll still get you for that, Biden. I heard you laughing in my bushes.”

The President expressed frustration at the Republican opposition.

“I can’t believe these guys would oppose my plan,” said Obama, “Millions of Americans will lose their opportunity to buy exclusive products from us. These are products they can’t live without. I’ve got thousands of people ready to sell them to you, and Steele and his buddies have to act like a bunch of prudes. Fine. When the country goes bankrupt, I’m blaming you.”

Obama concluded his remarks to congress with an audible “Hmph,” then retired back to the White House to join his kids in time for Stromboli night.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转】 安利超凡-----金玉良言


转载自 wxy19751119
最终编辑 wxy19751119



相信篇

成功不是条件是信念,成功不是方法是想法。

相信看到是光明,怀疑看到是黑暗;相信看到是道路,怀疑看到是困难。

信者为储,储就是财富。知道没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

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易成功。

相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世上最可悲的就是有眼睛却视若无睹,有耳朵却充耳不闻。

只要你相信,奇迹一定会实现。

怀疑固然可以,求证更加重要。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成功不是属于有才华的人,而是主动参与的人。

好的公司+好的产品+好的制度+好的文化+好的团队+好的老师+相信+勤奋努力+坚持=我一定可以成功。

一个确信自己是正确的人,是不会在乎别人的反应和认可的。

与其长时间的怀疑,不如花短时间来求证。

爱迪生:我相信世界黑暗会变光明;

哥伦布:我相信世界上有新大陆。

行信后解为智者。

如果你不能,你一定要;如果你要,你一定能。

怀疑可以用了解来解决。

如果确认自己是对的,那就应该走自己的路。

不是因为安利难做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缺乏信心安利才难以成功。

自信心有多强,能力就有多强。

缺乏信心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成功者的态度包容众多的万人,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信心。

我们从事安利,要的不是别人赞赏和喝采。而是自己对自己的鼓掌,这就是不可缺少的----自信心。

失去自信,就会变成懦夫。

相信公司,相信产品,相信制度,相信团队,相信领导人,相信自己。

阻碍我们成功的第一障碍,也是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自信。

勇气和信心是人生路上两把武器,勇气常常用,就会有信心。

运气是为那些不相信自己能够梦想成真的人们预备的,富人则可以创造自己的运气。

怀疑是痛苦的开始,真诚是快乐的开始。

聪明的人想得到、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安利篇

1、安利不是训练万能的推销员,而是培养全方位的经营者。

2、做安利,会配合当哑巴,不会配合当喇叭。安利领导人要做拇指领导,不要做食指领导。

3、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安利要懂人性。做安利听不懂时照着做,听得懂时拼命做。y

4、超凡文化:亲情合作、爱心奉献、团队纪律。做安利不是我们能赚多少钱,而是看我们能帮助多少人成功。

5、做安利不要让爱你的人等得太久,不要让恨你的人笑得太久。做安利是零售治百病,介绍定江山,服务的天下。:

6、安利是青年人的希望,是中年人的舞台,是老年人的保障。安利不在于加入的早晚,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7、安利事业是人格走在能力之前,能力走在团队之前,团队走在业绩之前。安利事业绝对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8、做安利要感谢:给我们机会的人,开启我们智慧的人,陪我们走过一段心路历程的人。

9、做安利跟上不跟下,要知道跟上轻飘飘,跟下乱糟糟。安利最大的力量是同化的力量、环境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10、做安利要二礼治天下:彬彬有礼、讲话讲道理;三法定江山:想法、看法、做法。(j&hI6

11、安利不是一颗星星的升起使无数颗星星陨落,而是一颗星星的诞生带动满天星斗的升起。

12、当一个安利领导人懂得感动时,安利事业就开始启动了。安利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真诚带动,人格带动。

13、人生十大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做事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脾气小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效率高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

14、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大于方法,动力大于能力,做人大于做事。凡事都说:“这都是我们的错!!!"

15、安利事业是把老师的话学一遍做100遍,做到三点:心态、状态和工作量(行动力),这是铁三角。

16、安利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一夜顿悟。人生多少曲中求,安利可以让我们直中取。

17、安利的三大法宝:销售、配合与带动。安利事业是从真诚友谊开始的,不是轰轰烈烈,而在于点点滴滴。

18、安利事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安利事业辛苦一阵子,可以享受一辈子。O

19、安利事业要对领导人100%的信任。上等信任:信赖不依赖;中等信任:信赖又依赖;下等信任:依赖不信赖.

20、安利事业的五大禁忌:没有金钱的往来;不能有感情的纠纷;消极的言论到我为止;不能干扰旁部门;积极的言论向上传。

21、做安利不讲能力,只讲动力,讲学习力,讲坚持力。做安利要争气不生气,要无尽的包容、快乐传递。

22、安利事业没有女人做不好,没有男人做不大。安利事业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23、安利成功要搞清三件事:概念——创业的概念、成功的概念、点线面的概念、买与卖的概念;能力转移——为人处世的能力;成功特质:信念,斗志,意志力。

24、我们不要羡慕别人多么成功,只要羡慕我们自己的观念、能力、特质的改变。

25、安利五动:主动、行动、生动、带动、感动。五比:比学习、比付出、比谦卑、比感恩、比坚持。五定:定位、定心、定点、定时、定宇。六到:知道、悟到、学到、做到、得到、传到。

26、做安利成功领导人的五大特质:眼光与远见、谦卑的态度、为人忠实、处事积极、意志坚定。

27、做安利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容易放弃。做安利,人才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28、人太熟悉反而会显得无理。当我们不珍惜身边的领导人时,吃亏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越做大就越需要得到彼此的助力。做安利,目标不明确,个性就占上风。做安利要经常与成功人对原稿看是否标准。

29、做安利合作有三种:落难的合作、利益性的合作、理念的合作。最高境界就是理念的合作。



观念篇

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

一个讯息从地球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0、05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五年。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

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大多数都是一念之差。

穷富的差距在于观念的不同。计较眼前的人,会失去未来。

观念的新旧,意味着是否接受新生事物。

一个人的观念最难扭转,而观念扭转要靠气氛。

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机会,我们是没有好的观念。

人的一生,想要幸福,就要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人生有三悔:一是遇良师不学;二是遇良友不交;三是遇良机不握。

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

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将来,空空的脑袋将让你永远贫穷。

我们的脑袋里可以长皱纹,但我们的观念里却不能长皱纹。

努力一定会有结果,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一个人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欢乐。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人往往拿着书籍的东西来判断无知的事物;人往往拿着错误的推论当正确的结论。

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的是后悔药。

世界上有二十岁的朽木,也有八十岁的长青树。

勇者无畏,智者无惧。

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

机会像小偷,来的时候无影无踪,走的时候让你损失惨重。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等于没发生,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不等于不存在。

人生三大致命伤:埋头苦干一成不变,努力成果无法累积;上一代努力下一代无法承袭。

同样的品质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品质。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我们一定不要当三等公民: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看不到机遇的人是蠢人;抓不住机遇的人是庸人;有机遇不抓的人是罪人。

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顺境的时候一定要找出路,逆境的时候才会有退路。

宁可被人笑一时,不可被人笑一辈子。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字。

量身高要用尺,称体重要用秤,衡量真理要用时间和事实。

我们可以自己长得不漂亮,但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漂亮。

昨天是一张发票,今天是一张钞票,明天是一张期票。

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

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

我们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我们可以变成贵族的祖先。

安利不是我们理想的工作,但所有的理想、梦想都可以透过安利来实现。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今天有许多人不是不愿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

生而贫穷不遗憾,死而贫穷才遗憾。

人贫穷的时候会成为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

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危机,21世纪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

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

一个频频回头的人,是走不了远路的。

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未来。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金钱没有高贵低贱之分。金钱在高尚人手中,就会变得高尚,在庸俗人手中,金钱就会变得低级庸俗。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健康不等于一切,但失去健康却等于失去一切。

人千万别有病,有病个人受罪,儿女受累,还要多花医疗费。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三年以前抉择的,我们三年以后的生活是今天抉择的。

每个人都有退休的一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退休后的保障。

当你将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时,你将永远充满力量。

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

求名应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

改变你的观念和态度,你就能得到你想拥有的一切。

让别人去说吧,去笑话吧,只有我自己能够决定我将要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宁让别人笑3年,不要让人笑一辈子。

如果你经济上完全依赖别人,那么你就拱手放弃了你的力量。

整天和碌碌无为的人在一起,我们将变得碌碌无为。

富人经营,穷人消费。

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

一个人可以年华老去,但不能言而无味。

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发热。

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舍得有限,赢得无限。

承担责任的生命,才叫真正的生命。

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岁月可使您的皮肤起皱纹,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却必然使您的灵魂起皱纹。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开玩笑,但不可以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

别人看不起您,很不幸;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幸。

没有摔过跤的人,不知道摔跤的痛。

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句好话,可以受用一生,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生。

挑战无处不在。

抉择一定要放在努力的前面。

命运不是等待,而是把握。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

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我们人这一辈子不是别人的楷模,就是别人的借鉴。

罗斯福总统:当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

人有二亩田,白天的一亩田是填饱肚子,晚上的一亩田是耕种自己的未来。

世界有多少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抉择错误。

下对注,赢一局,跟对人,赢一生。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失去,不可以失去希望,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失去,不可以失去信心。

人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若要人前显贵,先要人后受罪。

科学家验证: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不是光速、声波,而是思想。

一个不想爬山的人,谁也不能背他爬山。

老布什:命运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是思想,最重要是去做;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命运不是放弃,而是掌握。

人生四大梦:有价值的人生;对真爱的追求;对良师益友的渴望;一辈子不换的工作。

不景气淘汰那些不争气的人。

人的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

万恶懒为首。

我们可以失去童年,但是千万不可以失去童心。

与其战胜敌人一万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有德不在年高,无德空活百年。

拥抱改变,成就无限。

未来虽远,目光更远。

好汉不挣有数的钱。

人最大的悲哀是我们赚了钱让别人说了算。

陪孩子读书长大是个人,给孩子观念长大后是人才。

改变自己是自救,改变别人是救人。

人不要只生活在过去,而要活在未来。

愚者赚眼前的钱,智者赚未来的钱。

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吃不上饭的时候,而是想努力奋斗没有机会。

与其做一个有钱的人,不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与其做一个忙碌的人,不如做一个有效率的人。

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

说出的苦不叫苦,说不出的苦才叫苦。

不见大世面,难下大决心,下了大决心,才有大作为。

人的脚不光是用来走路的,还要环游世界。

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人往往年轻时用健康换财富,老时才用财富换健康。

发达国家的人们是透支金钱,储存健康;

我们国家的人们是透支健康,储存金钱。

中年人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

人因为有理想、梦想而变得伟大,而真正伟大就是不断努力实现理想、梦想。

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它已不是机会了。

我们常讲: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我们是天生我材被人用。

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间最美的是真情。

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生命价值不在获取多少,生命价值在于付出多少。

传统行业宁愿给你十元钱,不愿给你一句言。

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是最有财富及智慧的人。

我们穷人要翻身,没有理由讲辛苦;我们穷人要翻身,没有理由讲兴趣。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流行只是短暂的,趋势才是永久的。

人不能只有一只美丽的眼睛,应该拥有一双智慧的眼光。

你未来的财富,是未来生活与你接触最频繁五个人的平均值。

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行动。

我们可以输在人生的起点,但绝不能输在人生转折点。

人与人差别非常小,差别在思维方式,小小的差别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

我们不要曾经拥有,我们要的是天长地久。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逆境要么让我们破记录,要么让我们破产。

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人这一辈子,不多不少就一口气。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世界上最残忍的不是野兽,不是刽子手,而是时间;因为时间不等人,时间不留情。

人生只有单程票,人生没有双程票。

世界上有四种东西不能找回:射出的箭,泼出去的水,说出的话,流失的时间。

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点。

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想出来的;世界上可能的事情,是做出来的。

我们没找到路,不等于路没有。

没有自己的改变,绝对没有生活的改变。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在家里看到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是世界。

把钱放在眼前就只看到一张钱,把钱放在远处看到的是钱跟世界。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所取代。

地球不死,环保不止。

人无远见必寻短见。

人在难时给一口,胜似富时给一斗。

一个人贫穷是因为脑袋贫穷;一个人有素质是因为有观念才有素质。

少年无聊,中年无事,老年无奈。

当我们陶醉时,人家却在飞速进步。

喝茶要喝出味道,喝酒要喝出味道,人生要活出味道。

人生苦短不知不觉:过儿童节,过青年节,过父母亲节,过重阳节,过清明节。

牺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机遇和挑战同在。

一流人才做营销,二流人才做管理,三流人才做技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你要过与众不同的生活,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现在一齐努力,未来一齐享受。

危机之后一定有转机,转机之后,一定要把握生机。

一万年太久,未来一齐享受。

人生有的在劳作,而有的在经营。

人生的结果:

(1) 有钱无闲:老板

(2) 无钱无闲:上班族

(3) 无钱有闲:失业者

(4) 有钱有闲:成功创业者。

三队人:

青年人:敢死队(敢想、敢干、敢花钱)

中年人:忙死队(压力大)

老年人:等死队。

实现理想需要执着与坚强。

人不自救,而非人救之也。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不是毁灭,而是影响。

我们在偷懒时,别人在勤奋。差距就愈来愈大了。

过去不能代表未来,现在可以决定未来。

世界上最廉价的赠予就是意见。

许多人死亡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放下小面子,会赢来大面子。

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们思想里。

人生可以做错,但是绝对不能错过。

用钱能解决的问题是小问题,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人小没关系,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比巨人看得更远。

二十一世纪谁掌握资讯,谁就掌握未来。

比尔.盖茨: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事业是属于人际网路和网际网路结合在一起的事业。

不是街上东西贵,而我们口袋里没有钱;不是我们没有钱,而是我们没有机会;不是我们没有机会,而我们没有名师指点。

年轻时看父敬子,年老时看子敬父。

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荣耀;

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就是保障;

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

给朋友最好的礼物就是机会;

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就是成就。

如果你是存在的,那么就不要让自己可有可无地存在着。

掌握趋势胜于追随流行。

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自己宝贵生命。

辛勤的播种,必会带来丰厚的收获。

金钱、宝石,别人偷得走,只有思想、观念及一身本事,别人偷不走。

身处何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来的方向。

孩子的贫穷是我们做父母的罪恶,因为在他小时候,我们没有给他正确的人生观。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想奔小康就要先有健康。

金钱可以买来床,但买不来睡眠;

金钱可以买来书,但买不来知识;

金钱可以买来婚姻,但买不来爱情;

金钱可以买来满汉全席,但买不来良师益友。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都是聪明人,但未必是智慧人。

健康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教育子女不能等。

积极的人象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全世界最大的欠债就是人情债。

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

寻找人生价值,就如同寻找宝藏一样艰难。

我们可以有一时的辛劳,但是不能有一世的辛劳。

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是而是自己。

棺材不是装老人的,而是装死人的。

人被公司开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社会及自己开除。

一种行为重复21次,就会成为我们一辈子的习惯。

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朋友才是永远的财富。

心诚一听就懂,心不诚一听就过。

给你金钱,你可以穿金戴银,但却很难买来气质。

三换:换一群朋友交;换一个话题聊;换一种产品用;未来才能换一种生活过。

世界上有四种人:人渣、人手、人才、人物,我们究竟要当哪一种人。

真感情就是好文章。

生活可以有品味,生活也可以无所谓;

生活可以很讲究,生活也可以很将就;

生活可以很浪漫,生活也可以很散漫。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没有备胎意识的人,人生就有很大的风险。

忧虑的核心是不知道未来。

很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常把机会当诱惑,又把诱惑当机会。

人优秀有两种:一种是真正优秀,一种是优先生锈。

人容易得意忘形,失意变形。

人的一生有80%的时间被诱惑带走,而错失大量的机会。

许多人大量的业余时间都放在看电视上,结果我们屁股坐大了,肚子坐鼓了,沙发坐塌了,未来坐没了。

成功具备两颗心:一是好奇心,二是求证的心。

后悔、后悔,后面才来悔。

我们都以为我们在过日子,其实是日子在过我们。

在许多地方,你穷了,人家笑话你,你富了,人家嫉妒你。

即使家里再有钱,坐吃山空会花完。

用灵魂撞击梦想,用观念超越梦想。

一想二干三成功,一等二看三落空。

现在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做什么才重要。


女人篇


二十岁以前长得不漂亮,不是自己的过错;二十岁以后长得不漂亮,就是自己的错。

行走在智慧中的女人最美丽,而要得到智慧就要走入人群中学习。

美丽不仅是女人的专利,也是男人的权利。

要做千面女人,不要做铅面女人。

无知的爱是伤害,无知的消费是浪费。

女人一成不变,男人一定会变。

美丽不是十八岁少女专利,也是所有女人的权利。

二十一世纪三丽女人:美丽+能力+魅力

女人答卷在脸上,男人答卷在事业上。

我们千万别做三心女人: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看着恶心。

三立女人:经济独立、思想独立、能力独立。

我们不要当三瓶女人:年轻时当花瓶、中年时当醋瓶、老年时当药瓶。

三养女人:修养、涵养和保养。

女人;20岁比脸蛋,30岁比身段,40岁比韵味,50岁比健康,60岁比财富。

岁月是女人的天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女人要美得自然,而绝不是自然就是美。

漂亮女人想宝石,智慧女人像宝藏。

女人因为有气质才会千种风情,万种浪漫。

让别人给你美,美一回,自己学会美,美一辈子。

潮流是短暂的,趋势是永恒的。

脸上用的品牌,胜过服装名牌。

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扮靓自己,美化市容。

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自己爱自己。

有的人是专业中的高手,却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男人靠捧,女人靠哄。

三转女人:围着锅台转、围着先生转、围着孩子转。


人格篇


得人心者得天下。

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自己的脊梁。一个人若要成功必须要依靠三种力量:才能力量、经济力量、道德力量、而道德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力量。

真诚可以换来更大的真诚。一个人失去金钱没有什么,如果失去朋友,就失去一部分,失去信用,将失去全部。

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做人处事,待人接物。

有健全人格才有健全的事业。

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功之前,先要有人格魅力。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因为它总在河流最低处。

人会尊重你,不是你拥有金钱和权力,而是你的行为。

这一辈子要赢的不是钱,而是眼光境界、胸怀和朋友。

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

藏锋于钝,养辨于纳。(意思人要谦卑,低调)

人格魅力就是让周围的人都喜欢跟您在一起。

贫穷看气节,高贵看待人。

高尚的人要的是:爱、尊重、感动、不断追求生命的美感。

倾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率先足以带人。

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千百万人对您的信任。

人前说你好没有份量,人后说你好才有份量。

经营人群,最重要的是品德、修养和内涵。

人若无求品质高。

我们不仅要独善其身,我们还要兼善天下。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越分越少,只有爱才越分越多。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做人处事,无我利他。

能力上业绩是一时的,人格上业绩是永恒的。

小老板在做事,大老板在做人。

二十一世纪,有人用财力管理,有人用权利管理,有人用能力管理,而真正的管理用人格魅力去管理。

个人魅力:和谐、快乐、坚毅、品质、心境、仪表、谈吐、内涵、修为。

[安利学习]之成功的概念!

来源在此点出

1.成功的人从问题的背后找答案,失败的人从答案的背后找问题。
安利事业,有开始就不完。

今天你不努力工作,明天你就努力找工作。

2.很多想做的事情,是我们起步太晚,不是我们起步太晚,而是我们的能力还不够,我们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毅力不够。

3.成功的概念:
有人说: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有条件的。你不成功,是你没有条件,你没有条件是因为你没时间,没学历,没资金,没背景。。。。。。。其实这都不是成功的因素条件,而是阻止自己走向成功的借口,而是你人生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是否能坚持,是否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你不是不成功,而是你的态度不足以让你成功。
你的态度是别人是否愿意跟你交朋友,是否愿意跟你做朋友;你的态度是否让别人想不自己的本事和经验教给你;是否愿意跟随你。其实成功就在你的眉宇之间,言行举止之间。你自己决定自己是否会成功,你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你的观念有很大的落差,动不动就说你不能,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从来不想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的;你从来不想成功,你当然不会成功;你从来不想赚钱,你当然不能赚到钱;你从来不想房子,你当然不会有房子;你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你从没坚持到底。
世界上成功人的特质:坚强的意志力,熊熊的企图心。用有这两点,你一定能成功。


没有经过过痛苦,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没有经历过苦难,你更没办法了解安利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人这一辈子最可悲的是,你有眼睛却视若无睹,有耳朵却充耳不闻。

相信经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用别人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做为自己的经验,而最笨的人就是非要自己撞得头破血流,那才是经验。(经验是实际界上最好的老师)
谁是你学习的榜样——就是成功人的经验。成长不是我有话要说,而是要听得懂,看得懂——苏格拉底。


你不能选择你的出生,但你能选择你的未来。
计较眼前,失去未来,千万不要斤斤计较。
聪明的人想得通,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才看得远。
相信自己:也一样会成功。

二.成功事业六大累积:
1.时间的累积:人的成长是要时间的。
2.经验的累积:讲死有经验,讲活有功劳。
3.人才的累积:发现,培育人才。
4.组织的累积:人才愈多,组织网愈大,覆盖面越大。
5.财富的累积:你的付出和收入所成的正比。
6.成就的累积:你帮助了多少人成功。

战胜创业期给予他们的考验,例如恐惧、情绪、个人成长、风险、时间和精力,还包括别人的反对、拒绝、排斥和自己的苦水、汗水和泪水。

怎样为实现梦想设定正确的方法与步骤

1、梦想实现步骤一:自我分析;
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目标是什么? 最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接着要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学习成功者的长处,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梦想实现的机会才会越大。

2、梦想实现步骤二:建立使命感;
你来到社会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命感,拥有一个符合自己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使命都是最重要的,当你把你的使命确立好以后,成功的机会才大。

3、梦想实现步骤三:明确价值观;
价值观和目标梦想一定是要一致的,否则就很难实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都表现在行动上,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好的行动力。

4、梦想实现步骤四:找学习榜样;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学习的榜样,而且这个榜样一定是世界级的,你必须先跟第一名学习,你才知道,他为什么能实现成为第一名的梦想。

5、梦想实现步骤五: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关键是20:80定律。 你一定要知道什么事对你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最高,把它设定期限,这样你才能永远做最重要的事情。

6、梦想实现步骤六:建立人脉关系;
成功=知识+人脉,拥有良好的人脉是成功的基础。 每一个成功的人是因为他有别人的帮忙、支持的肯定。

7、梦想实现步骤七:大量的行动;
有行动必定会有结果,要有不同的结果,必须有不同的行动,即:成功=方向正确+持续行动。

挑水别忘了挖井

来源:世界经理人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一晃就是五个春秋。

    忽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探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指望别人给我们挑水喝吗?所以,即使我有时很忙,但也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我们在工作领域上,工作挣薪水就像是挑水;而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给自己多铺一条路。这样在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即使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还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且源源不断。

    企业在经营时,是否也要为自己“挖一口井”呢?培养新人,给未来投资,这何尝不是企业的长远之“井”呀!

    多种一块田,就是为自己多留一条路。

成功人生的10个故事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 五枚金币 ▲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 扫阳光 ▲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成功者自救。

▲ 让失去变得可爱 ▲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 请不要开错窗 ▲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诀 ▲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 司机考试 ▲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Monday, October 11, 2010

安利全球首个植物研究中心落户中国

年底完成选址 中草药纳入研究范畴

2010年9月20日,美国安利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产品研发副总裁康伟志博士(George Calvert)在上海宣布,安利将在中国投资建设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这是继2004年设立安利(中国)研发中心之后,安利全球研发体系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规划中的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包括10000-15000平方米的植物及植物提取物研究中心和100-500亩的试验农场。该中心目前正处于紧张的选址阶段,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选址,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将是安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个完全以植物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机构,研究的领域涵盖纽崔莱有机种植技术,提取物生产工艺,中草药种植及中草药保健和美容功能的研究等。

根据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的规划,中草药种植及中草药保健美容功能的研究将是该中心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此康伟志博士介绍说,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传统可用做医疗保健的超过5000种。安利秉承“自然+科技”的理念开发产品,相信通过对中国丰富的植物,尤其是中草药应用经验的研究和吸收,同时结合安利在植物营养素领域的丰富现代研究经验,一定会将美容,营养,健康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安利将致力于把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国际合作研究的平台,未来除了公司内部的研究,安利还将邀请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与安利公司科学家合作使用这一平台。

相关阅读

安利在全球设有近90个实验室,聘有6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了600余项专利,另有300余项正在申请中。公司已与全球85个商业组织、75所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已运营近6年的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是安利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安利美国研发总部通力合作,为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的营养、保健、美容、日用和家居产品及耐用品的产品开发。

安利全球一直以来坚持自然与科技相结合的研发策略。而安利(中国)研发中心和将要建成的安利(中国)植物研究中心,除继续秉承这个传统,已经引入并继续贯彻新的策略, 即将西方现代科技与传统东方健康理念,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其他市场贡献创新的新技术和优质的新产品。

一个非常成功女性-郑李锦芬:Amway-让你看看真真的安利,站在中立的角度

转载自:时代疯子 


CCTV2商道 采访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2010-07-27 17:46:25)

让你看看真真的安利,站在中立的角度。

安利郑李锦芬:刚柔并济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4 


读中国这本书。

假设手下有两个销售经理:一个很猛,卖出的产品比上一年翻了几番,但做了些非常规动作,埋下些隐患;另一人遵守规则,业绩正常,安利(中国)的当家人郑李锦芬说,她会提拔第二个,有必要的话跟第一个saygoodbye(道再见)。这与1998年她应对传销禁令的态度是一样的:“莫道山高水且长,风物长宜放眼量。”

郑李锦芬不常见记者,但每一次出场必能照亮一小片场地。两年前安利(中国)10周年庆典上,她是一袭淡粉;今天是一套纯黑,那条绚丽的丝巾轻巧掩去了正装的严肃和旅途的疲惫。 

常有第一次见她的人忍不住夸赞她的美和气韵,她会像旧时人家的大小姐一样真心但得体地笑笑,然后说谢谢。

这是“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之“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得主。此前,她领导的这个企业荣获过6个不同年份,关键词为“最佳雇主”、“最佳生态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果”的奖项。这些枯燥词汇的通俗解读应该由猎头公司完成——“喏,这个人是安利出来的,没问题。”有点像早年军界介绍“他是某某军校出身”。

策划人张小平曾评说:“在直销立法的前夜,安利公司的郑李锦芬出乎意料地低调,呼吁理性与冷静,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一系列营销运作,充分体现了其在变化中求适应,在适应中求发展的隐性营销哲学。我们看到安利在很认真地读中国这本书。”

安利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中部密歇根州大激流市亚达城的美国公司,现在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产品销售方式是直销。在国外,直销是没有店铺的,但安利边读中国这本书,边慢慢开出180多家直销店铺,覆盖中国150座城市。

上帝在细节之中

《纽约客》和《华尔街日报》的特约撰稿人PeterHessler在中国生活多年,他眼里今天的中国人是这样的:“人们有一种类似于美国西部拓荒时期寻求发家致富机会的心态,到处是可能犯错误的陷阱。对年轻人来讲,这是个严酷的环境。”

安利面对这样一群致富心切的人,在给他们各种基于销售业绩的晋级和奖励时,没有忘记教给他们恪守底线:诚信、伦理以及常识。“我们不觉得一个在人家家里讲产品怎么好怎么用,一直讲到晚上10点钟还不肯走的营销员是个好营销员。”郑李锦芬说。

在安利全球,中国是第一个成立人才培训中心的公司。“我们教他们做销售的步骤和推销的技巧,怎样了解消费者的心态,怎样管理品牌,还有情商之类的高端课程。我们还有网络教育,课程有50多个,5万人定期地在上面学习。”郑李锦芬说。

随着外资公司大量涌入,“挖人”的电波每天都在空中飘来荡去。怎样才能留住人才呢?郑李锦芬说,志同道合是很大的磁力,此外有机制,譬如所有空出来的位子都先向内部招聘;也有情感,譬如送别一位高层时,郑李锦芬说:“想回来,随时欢迎。公司这么大,总能找到你的位置。”据最新统计数据,安利的员工流失率是这个行业平均流失率的一半。

安利(中国)的总裁黄德荫是为安利服务了27年的老员工,他信奉这样一句话:上帝在细节之中(God is inthedetails)。他说,这句话源自荷兰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房子的价值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地方;管理公司也是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常常体现在细枝末节中。

“每个月我给员工写一封"家书",告诉他们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为大家带来一些好的消息。我们有员工的沟通会,也有员工的网站,现在还有内部的咨询服务,比如说心理辅导。我们希望员工能够做得愉快,也能够被公司重视,和公司一块儿成长。”安利员工都称郑李锦芬为“郑太”,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大家庭。

不到中国,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

32年前,李锦芬是香港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供职香港政务处,位居行政主任。

30年前弃职转入安利,只因“看到一个公司为招一个秘书竟然登了一个整版广告”。她如愿加入了那个当时在香港只有5个人的公司,学做的第一件事是,每天上班后为老总冲杯咖啡。

27年前,她被委任为安利(香港)总经理,公司很快发展为香港一号直销公司。

22年前,她被派往台湾开拓市场,很快将连续滑坡3年的台湾公司做到第一。

19年前,她穿着筒裙侧身坐在摩托车上,前去拜会广州开发区的官员。当时的广州开发区没通公交车,也没有的士。

这一时期,郑李锦芬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她向老板力荐到中国投资,在递交给美国总部的书面报告中,她写道:“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

15年前,安利进入中国内地,投资1.2亿美元在广州建厂,郑李锦芬出任董事长。她同时也是3个男孩的母亲,每晚照顾家人入睡后,继续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睡眠时间每天至多五六个小时。在那样的节奏里,她一鼓作气拿下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她的领导下,安利(中国)以占全球30%的销售业绩跃居安利全球最大市场。2005年4月,她被委任为美国安利执行副总裁,除继续负责安利大中华区市场外,还负责管理东南亚市场,包括安利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越南市场。

“一个女人身居管理高位,如果她处理事情比较温婉,别人会说她"妇人之仁"。如果果断强硬,人家会说她"
不像女人"。你问我属于哪种风格,我想应该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地来做一个管理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我自己。”在郑李锦芬听到每一个问题并作出反应的过程中,这种刚与柔的交织以及彼此的分量,看起来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她的微笑,显露出一种生意场上比较少见的纯净。它似乎来自于幸福。

“我十几岁的时候,在香港红十字会当义工。当时,遇到一个年轻的医生,他态度那么好,人又长得帅……后来,他成了我的先生。所以呢,人做好事,一定有好的回报。”这是她在一次慈善主题的员工内部会议上漏出来的。

现在,她说起家来又笑了:“我丈夫很喜欢我有一份工作,他也对我的工作感到荣耀。他愿意以家属的身份出席安利的活动,他也很喜欢听那些加入安利取得成功的普通人在台上讲自己的经验,听得津津有味。”郑李锦芬最近升了级,做了婆婆。

“女人是天生的管理家。因为她在家庭里所处的位置,她得管好那个家。”这个直销行业的领袖人物说。

【转】 国际知名营养大师林海峰评价安利事业

转载自 偎林傍水
最终编辑 偎林傍水

当你刚刚接触安利的时候,
一定有很多的人反对你做安利,
甚至连你的父母都会反对,
但是最终他们会最终跟你一起从事安利事业。
因为林海峰说你有这个追求。

“你反对安利
但是你反对过得更好吗?
你反对健康吗?
你反对自由吗?
你反对快乐的生活方式吗?
你反对朋友相互支持、帮助、爱护、给你关怀吗?
你反对吗?
你如果不反对而且想玩,
对不起,
你迟早要做安利的!
因为你有这个追求。
只要别的行业、别的方式无法满足你这个追求,
我不管你怎么倔强,
你迟早绕来绕去都得做安利!
你没有这个追求,
我没有什么要讲。
你不喜欢自由,
不喜欢年年可以做到世界各地去旅游;
你不喜欢这种想做就可以做,
不想做就可以休息,
你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那我没话讲,
我也不推荐你。
我跟你说海外旅游很好玩,
你跟我说到楼下散步也不错,
那我没话讲;
我跟你说买保时捷开很好,
你说开奥拓也一样是车,
我有什么办法,
那你就开奥拓去吧,
我没话讲;
这种人我是不会推荐的,
不是他不好,
我见到这种人我也很尊重,
因为他已经形成他的价值观,
他认为人生就是这样---很好,
他愿意这样,
那没办法,
我们也没办法,
也没什么好改变的。
可是如果你内心当中对生活有这种追求,
那我告诉你,
你迟早都会做安利!
你相信吗?"
------------
国际知名营养大师林海峰
"建立一间公司不一定赚钱,一定花钱;
开一间商场不一定赚钱,一定花钱;
买一块土地不一定赚钱,一定花钱;
开一间工厂不一定赚钱,一定花钱.对不对?
把花钱的交给它,把赚钱的我们干,
然后安利公司说我们来合作五五分帐,你干还是不干?
工厂它出,员工它出,员工工资它出,
电脑网络它出,商店它开,库存它出,风险它担,
与政府的沟通交流它处理,税务工商它去处理,广告费一一发放,
然后他说我支持你一辈子,你干还是不干?
你妈妈都不可能对你那么好,不是她不想,她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