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4, 2010

新闻看点:新失落的一代

大 批人应徵富士康:儘管台资企业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厂频频传出员工跳楼自杀,排队等著进富士康工作的中国年轻人仍然很多。早前到河南郑州设厂的富士康週三举行 大型招聘活动,吸引许多人前来应徵,其中大部份是年轻人。图为富士康郑州厂入口处,聚满大批等著面试的年轻人。(图:中新社)

(瑞士.日內瓦)国际劳工组织(ILO)今日(週四,8月12日)表示,受去年的经济危机影响衝击,全球有多达8100万名年轻人失业,创下史上新高,预计失业率今年將继续上升,並可能造就出新的“失落的一代”。

国际劳工组织发佈报告指出,去年全球15到24岁的年轻劳动人口中,有13%人失业,这代表年轻人失业率在2年內增加了1.1%,速度是25岁以上人口的2倍。

“全球就业趋势”报告作者埃尔德说:“这是ILO歷来统计中最高的全球青年失业率,同时青年失业的增长率也是史无前例的。”

2007年,有接近7300万年轻人失业。

ILO的报告警告,虽然对2011年的预测有些稍微改善,青年就业市场的復甦仍会落在25岁以上人口之后。

造成社会不稳定

ILO总裁索马维亚说:“年轻人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放弃这股潜力是经济上的浪费,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的作者们还特別指出,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专业技术,並不像以往般能为年轻人敲开就业机会之门,而工资及工作条件往往让许多人在找工作时受挫,並留下“永远的伤疤”。

埃尔德说:“他们没有犯错,但就业大门就是不为他们打开。”

报告也发现,已发展国家及一些新兴国家的年轻人常感到沮丧,以致他们退出了劳力市场。

报告指:“有人担心这个现象可能令‘失落的一代’的危机再现,即年轻人集体退出劳力市场。”

1亿5200万青年虽有工作 薪资不足难摆脱贫穷

根据ILO,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佔了世界人口的90%,他们通常对未按专长就业及非正规经济的贫穷较容易受挫。

有1亿5200万名年轻人(大约佔全球年轻人就业人口的28%)虽然有工作,却从未获得足够的薪资,让他们可以摆脱贫穷陷阱。

中东南欧受影响最严重

儘管如此,报告估计,在他们调查的2年內,由於年轻人失业人口增加了45%,已对已开发经济体造成打击,儘管这些国家的年轻人口只佔全球青年就业人口的10%。

中欧、东欧及南欧受到的影响最严重,特別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西班牙。

在美国,同时期的年轻人失业人口也上升了8至18%。

ILO敦促各国政府,儘管在后经济危机时期,致力削减公共开支,但不能停止对年轻就业人口的支持。埃尔德更警告,如果振兴经济的支出过早停止,对年轻人將会有“严重后果”。

ILO的报告也提醒各国政府必须重视青年失业问题,因为找不到工作可能会给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带来挫败感,有可能导致犯罪、心理疾病或是吸毒、酗酒等事件增多。

2008年金融风暴衝击 “80后”沦为啃老飞特族

爆发於2008年的金融风暴,是全球“80后”(1980年代出生)有生以来经歷的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这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更难找到工作,而生活成本则直线上升,令他们不得不返巢啃老,沦为“啃老族”、“飞特族”。

人们误以为中国的父母溺爱孩子,只有中国的孩子常常“啃老”,现在的事实绝非如此,“啃老”现象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当普遍,且大有扩编之势。

英“啃老族”200万人

其中,英国年轻人的“啃老”现象在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目前已接近200万人,比法国多4倍,比美国多2倍。

此外,英国还有逾10万平均年龄介於18至24岁的年轻人开始装起病来,以申领每週91.4英镑(约马幣457令吉)的失业救济金,其中2万人甚至领了5年以上,他们捏造的病因无奇不有,其中包含过胖、头痛、消化不良,甚至还有因为身体容易起水泡等种种原因。

而亚洲各国也有著数量庞大的“啃老族”,其中,在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日本,“啃老族”逐渐向“飞特族”演变,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00万名“飞特族”。

至於在金融危机中“饭碗”不保的美国年轻人,则开始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

美国諮询公司格林尼治諮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史密斯指出,股市崩盘让这些喜欢贷款购物、几乎每月提前花光工资的“月光族”,愈发看重现金和储蓄,而不是进行股票和基金投资。

国际辞典

●啃老族

“啃老族”的前身叫“袋鼠族”,专指到了应工作的年龄仍不脱离家庭而依赖父母维持生计,不愿长大和独立的人。

●飞特族

“飞特”译自“Freeter”一词,由英语“free”(自由)和德语“Arbeiter”(工作者)组合而成,指不求长期稳定的工作,为了有自主空间,更愿“打短工”的人,他们只在需要钱时才找份工作,挣到一定数额后就去旅游或赋閒在家。

●月光族

“月光族”指將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而不储蓄的人,大多是年轻一代,喜欢追逐新潮,购买漂亮服饰,与老一辈倡导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不同,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根本不在乎钱財,儘管收入也许並不丰厚。

星洲日报/国际2010.08.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